又大又硬又黄的免费视频_无码久久2021_97青草依人在线视频_免费人成a午夜片

晚唐詩人胡曾吟漢中的幾首詠史詩
時間:2016-06-16 00:00:00 瀏覽:
李青石
 
  胡曾,晚唐詩人,生卒年不詳,新舊唐書無傳。元代辛元房的《唐才子傳·胡曾傳》對他的身世介紹十分簡略,說他是“長沙人也。咸通中進士。初,再三下第”。辛元房之所以說他是長沙人,大約根據(jù)胡曾自己的《寒食都門作》詩中的“誰念都門兩行淚,故園寥落在長沙”兩句詩得出的結(jié)論。胡曾在詩中之所以說自己“故園在長沙”,是因為邵陽古時屬于長沙國。著名古文獻學家王重民先生曾作《補唐書胡曾傳》,對胡曾的生平與事跡有較翔實的介紹。王重民先生通過對資料的收集、梳理、分析,得出結(jié)論說:“胡曾,邵陽人。舉進士不第。”傅璇琮先生主編的《唐才子傳校箋》中梁超然先生的注釋中引用的《邵陽鄉(xiāng)土志》說:“胡曾,號秋田,邑西鄉(xiāng)秋田村人。”胡曾多次進京參加進士考試,但他時運不佳,屢試不中。胡曾曾作詩自嘲,詩曰:“翰苑幾時休嫁女,文章早晚罷生兒。上林新桂年年發(fā),不許閑人折一枝。”看來胡曾在科場上極不得意。胡曾出身寒微,他在《劍門寄上路相公啟》中說:“某蓽戶庸人,荷衣賤子。”在京師長安,胡曾雖未考取功名,但他的才學已為世人知曉。雖然身份低下,但胡曾頗有讀書人傲骨,個性極為鮮明,《唐才子傳》說他:“天分高爽,意度不凡,視人間富貴,亦悠悠。遨歷四方,馬跡窮歲月。所在必公卿館縠。上交不諂,下交不瀆,奇士也。”胡曾與達官貴人交往,不諂不媚,不卑不亢;與寒士交往,不傲不慢,不妄自尊大。
 
  胡曾一生創(chuàng)作頗為豐富,寫了大量詩文,據(jù)《新唐書•藝文志》記載他著有《安定集》十卷,可惜這十卷《安定集》今已散佚不可見。今《全唐詩》存有胡曾詩一卷一百五十首。胡曾在詩歌創(chuàng)作上以詠史詩見長,他現(xiàn)存的一百五十首詩絕大多數(shù)是詠史詩。他世宦生涯中曾歷經(jīng)許多地方,每到一地,總登臨攬勝,吟詩抒懷?!短撇抛觽鳌氛f他:“作詠史詩。皆題古君臣、爭戰(zhàn)、廢興塵跡。經(jīng)覽形勝、關山、亭障、江海深阻,一一可賞。人事雖非,風景猶昨。每感輒賦,俱能使人奮飛。至今庸夫孺子,亦知專誦。”
 
  胡曾的一百五十首詠史詩題材廣泛、風格平易、語言質(zhì)樸、深入淺出、寓意深刻,對后世影響很大,正所謂“庸夫俗子,亦知傳誦”,成為宋至明代數(shù)百年中最有影響的兒童啟蒙讀物。明代楊慎在《詩品》中說:“兒童入學,教以胡曾詠史詩入門”。由于胡曾的詠史詩明白曉暢、淺顯易懂,明、清以來的歷史演義如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東周列國志》等小說中多次引用胡曾的詠史詩,使胡曾詩產(chǎn)生了很大的影響。
 
  胡曾曾到過漢中,并留下五首吟詠漢中山川形勝、歷史掌故的詠史詩。
 
  咸通十二年(871),宰相路巖在京中與駙馬韋保衡爭權失勢,被貶出京。四月廿七日,路巖出京任劍南西川節(jié)度使,召胡曾入自己的幕中任掌書記。胡曾與路巖于咸通十二年入蜀。胡曾初到漢中應在這一年的夏初。路巖治蜀時遏制了西南邊地少數(shù)民族的襲擾,較有功績,后升為中書令入朝為相,并受封魏國公爵位。路巖離開蜀地后,接任者西川節(jié)度使牛叢懦弱無能,無力安撫邊地。乾符元年(公元874年),南詔出兵進犯西川,導致蜀中大亂。朝廷任命名將高駢出任劍南西川節(jié)度使,胡曾繼續(xù)擔任節(jié)度使高駢的掌書記。五代時期的何光遠的《鑒誡錄》卷二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:“高駢任西川節(jié)度使時,收到一塊從金沙江漂流下來的木夾,木夾是南詔國順流漂下的,內(nèi)容是炫耀自己的兵革犀象,并叫囂要在‘綿錦之江,飲馬濯足。’高駢接到木夾后,一面加固城墻、部署兵力加強防備,一面命胡曾起草文牒回復。”胡曾起草的就是著名《答南詔牒》,據(jù)說南詔王看到胡曾的《答南詔牒》就打消了對唐動武的念頭。計有功的《唐詩紀事》卷七十一也記錄了這件事:“高駢鎮(zhèn)蜀,南蠻時飛一木夾,有‘借錦江飲馬’之語,曾時為書記,以檄破之。”
 
  乾符五年(公元878年),高駢改任荊南節(jié)度使,胡曾因公干從蜀中到長安,再次路過漢中。
 
  從胡曾的經(jīng)歷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咸通十二年(871)隨路巖入川時路過漢中。乾符五年(公元878年),離開蜀地到長安時再過漢中。他對漢中的山川風貌、地理形勝、風俗民情、歷史掌故十分熟悉,他詠史詩集中有關漢中的五首詠史詩應作于這一期間。
 
  在漢中,胡曾游覽了歷史遺跡拜將壇。漢中古稱梁州,秦巴環(huán)抱、交通閉塞、山川秀美、土地肥腴、氣候溫潤、物產(chǎn)豐饒。秦王朝覆滅之后,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,都南鄭,王漢中、巴、蜀。劉邦在漢中秣馬厲兵、養(yǎng)精蓄銳、筑壇拜將、明修暗度、北定三秦、統(tǒng)一天下。漢中是大漢王朝的龍興之地。唐代的漢中是大唐王朝秦嶺之南的一座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重鎮(zhèn),山南西道節(jié)度使治所。興元元年(公元784年)二月,唐德宗李適為避涇原兵變和朱泚之亂逃到漢中。叛亂平息、長安收復后,為表彰漢中軍民為平叛做出的貢獻,唐德宗下詔升梁州為府,以年號“興元”為府名,并將梁州的附郭首縣南鄭升為赤畿(地位僅次于京都所治的赤縣)。中晚唐時期許多文人騷客、文臣武將都到過漢中。
 
  胡曾在拜將壇遺址探幽思古,尋覓舊時英雄蹤跡。站在綠草茵茵拜將壇上,眼望著滾滾東逝的漢江,詩人不禁產(chǎn)生逝者如斯的喟嘆,深情地吟出《漢中》一詩,詩曰:
 
  荊棘蒼蒼漢水湄,將壇煙草覆馀基。適來投石空江上,猶似龍顏納諫時。
 
  當年漢江就從拜將壇南流過。由于河流的改道,今天拜將壇距漢江大越有一公里。詩人到漢中時,荒廢的拜將壇殘破的臺基被雜草淹沒,南面的漢江邊荊棘遍地、滿目蒼涼。詩人撿起一塊小石投入江中,濺起微微漣漪。詩人由此思緒綿綿、浮想聯(lián)翩,想到當年劉邦從諫如流,聽從蕭何諫言,筑壇拜韓信為大將軍,又采納韓信“明修棧道、暗度陳倉”之計,平定三秦,奪取天下,開漢家之輝煌基業(yè)。而如今的帝王,對待臣子的諫言,如小石投入漢江,僅僅濺起一點微微漣漪,而后又歸于平靜。
 
  胡曾的《詠史詩·金牛驛》作于途經(jīng)金牛驛之時。詩中吟道:
 
  山嶺千重擁蜀門,成都別是一乾坤。五丁不鑿金牛路,秦惠何由得并吞。
 
  詩題中所說的金牛驛在今陜西寧強大安鎮(zhèn)烈金壩村,由此向南便是古代由漢中通往四川的金牛峽,今108國道通過金牛峽,金牛峽上有五丁關。
 
  蜀地自古由于崇山峻嶺的阻隔,交通不便,遠離中原,文明自成體系,以成都為中心的蜀國自古是相對獨立封閉的國度。正如李白的《蜀道難》中所描述的那樣:“而來四萬八千歲,不與秦塞通人煙”。戰(zhàn)國時期秦國伐蜀,秦國人憂慮蜀道艱難,不便軍事行動。秦惠文王利用蜀王的貪心,謊稱送給蜀國五頭會屙金的石牛,誘使蜀國派人開鑿棧道運輸石牛。蜀王果然中計,派五丁力士開山筑路、修橋架棧,開通由漢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。金牛道開通后,張儀、司馬錯率兵沿蜀國人開鑿的棧道進入蜀地滅了蜀國。常璩《華陽國志》和酈道元的《水經(jīng)注》中都記載了這個故事。詩人以金牛道的故事為題,提出歷史的假設,如果蜀王不派五丁力士修棧道,秦惠文王又怎能吞并蜀國,統(tǒng)一天下呢?歷史是不能假設的,詩人在此只是借題發(fā)揮,抒發(fā)歷史興亡之感。
 
  胡曾的《詠史詩·谷口》以漢中人鄭子真的故事為題抒發(fā)情感。
 
  詩題中所說的谷口指的是位于漢中河東店鎮(zhèn)以北的褒谷口。這里是西漢末年著名隱士鄭子真的故居所在。西漢末年漢中褒中人鄭子真是名震天下的隱士,《漢書·王貢兩龔鮑傳》將他與秦末漢初的“商山四皓”東園公、夏黃公、綺里季、甪里先生相提并論,可見其聲望之高。《漢書》對其有簡短介紹:“谷口有鄭子真,蜀有嚴君平,皆修身自保,非其服弗服,非其食弗食。成帝時,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子真,子真遂不詘而終。……谷口鄭子真,不詘其志,耕于巖石之下,名震于京師。”常璩的《華陽國志校·卷十下· 漢中士女》對他也有記載:“鄭子真,褒中人也。玄靜守道,履至德之行。乃其教人也,曰:‘忠孝愛敬,天下之至行也。神中五征,帝王之要道也。’成帝元舅、大將軍王鳳備禮聘之,不應。家谷口,世號谷口子真。亡,漢中與立祠。”從這些記載中我們知道鄭子真是一位才學高妙、品行高潔、不慕榮華、不羨流俗高人隱士,隱居故鄉(xiāng)褒谷口,以耕讀為生,終老山林。李白在《贈韋秘書子春》詩中稱贊道:“谷口鄭子真,躬耕在巖石。高名動京師,天下皆籍籍。”胡曾路過褒谷口,也曾探訪鄭子真故居??吹洁嵶诱娴倪z跡,聯(lián)想自己的人生,詩人感慨萬千,吟到:
 
  一旦天真逐水流,虎爭龍戰(zhàn)為諸侯。子真獨有煙霞趣,谷口耕鋤到白頭。
 
  詩人感慨讀書人原本有一種超然脫俗的天真之氣,一旦這種天真變成追逐世俗利益的骯臟之氣后,就會為虎作倀,成為諸侯發(fā)動爭戰(zhàn)的幫兇。只有褒谷口的鄭子真,保持本真,“不詘其志”,堅守讀書人的品質(zhì),與云霞為伴,躬耕到白頭。詩人對鄭子真的贊賞,也是他內(nèi)心真情的表白,顯示了他對爾虞我詐的官場、黑暗污濁的社會的厭倦,流露出他對靜謐安寧的田園生活的想往。
 
  在褒谷口,胡曾還寫了一首《褒城》。詩中寫道:
 
  恃寵嬌多得自由,驪山舉火戲諸侯。只知一笑傾人國,不覺胡塵滿玉樓。
 
  褒城是一笑傾人國的美女褒姒的故里。關于褒姒的故事,歷史記載很多,胡曾的這首詩用詩的語言重新敘述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,抒發(fā)了歷史興亡的喟嘆??陀^地說,這首詩無論在內(nèi)容上、還是藝術手法上都沒有什么新意,沿襲了自古以來的女禍思維,將周幽王亡國之責任推在無辜的女人褒姒身上。
 
  胡曾過寧強嶓冢山,想到曾經(jīng)治理漢水的大禹,吟出《嶓冢》一詩,贊頌大禹治水的偉大功績,詩曰:
 
  夏禹崩來一萬秋,水從嶓冢至今流。當時若訴胼胝苦,更使何人別九州。
 
  詩題中的嶓冢指位于陜西寧強縣城西北大安鎮(zhèn)境內(nèi)的嶓冢山。嶓冢山,又稱漢王山,是漢水的發(fā)源地,又是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。據(jù)酈道元的《水經(jīng)注》所引用的《漢中記》記載:“嶓冢以東,水皆東流。嶓冢以西,水皆西流。即地勢源流所歸,故俗以嶓冢為分水嶺。”嶓冢山之水向東流入漢水,向西流入嘉陵江。
 
  歷史上大禹治水時曾到嶓冢山下疏浚漢水水系。據(jù)《史記·夏本紀》記載,堯時天下連續(xù)九年大洪水,堯派大禹的父親鯀治水,鯀因治水無方,被堯的繼任者舜誅殺。舜又命大禹子承父業(yè)繼續(xù)治水。據(jù)唐代張守節(jié)《史記·正義》引用的楊雄的《蜀王本紀》說:“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,生於石紐”。張守節(jié)又注解說:“廣柔,隋改曰汶川。”由此我們知道大禹是四川汶川人。大約他接受治水任務離開家鄉(xiāng)后第一站先到嶓冢山下,開始疏浚漢水的源頭漾水?!渡袝?middot;禹貢》說:“嶓冢導漾,東流為漢”。寧強嶓冢山摩崖石刻就刻的是這八個字,遺憾的是這一摩崖石刻文革期間遭人為破壞,今已無法辨識。《史記·夏本紀》也說大禹:“道嶓冢,至于荊山。”大禹治水,足跡走遍天下九州,勤于事業(yè),親歷親為,與百姓一起艱辛勞作,“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不敢入。”以至于“手足胼胝”,手腳上長出厚厚的老繭?!妒酚?middot;李斯列傳》對大禹治水時的情形有生動形象的描述:“禹鑿龍門,通大夏,疏九河,曲九防,決渟水致之海,而股無胈,脛無毛,手足胼胝,面目黎黑。”
 
  想到大禹治水的功績,詩人不禁感慨道:如若當年大禹向舜帝訴說治水的艱難、畏懼不前,至今天下仍是洪水滔滔,混沌一片,生靈涂炭,九州莫辯。經(jīng)大禹治理后的九州,山川分明,河清海晏,人民安康,所以詩中充滿對大禹的贊美、景仰之情。
 
  胡曾在長安盤桓一段時間后,又從長安赴荊南節(jié)度使幕府,擔任高駢的節(jié)度府從事。后高駢徙任鎮(zhèn)海節(jié)度使時,胡曾沒有隨行,而是赴湘南擔任延唐縣(今寧遠縣)令。從延唐縣令的位置致仕后,胡曾歸隱故鄉(xiāng),終老田園。
 
  
 
  

上一篇:詩仙李白秦嶺的浪漫神游

下一篇:王粲隨曹操西征過程中的詩歌創(chuàng)作